期刊简介

               1981年创刊,中华医学会、河北医科大学主办。本刊原名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系医学科技期刊,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办刊宗旨: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报道内容:介绍国内、外呼吸疾病的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主要栏目:诊治指南、专家述评、专家共识、专家笔谈、论著、综述、继续教育、呼吸介入、研究报道、专题讲座、临床经验、病例分析、病例报告、病例讨论、呼吸读片等。读者对象:呼吸科、急诊科、ICU、小儿科、老年科、胸外科、微创治疗中心、睡眠中心、变态反应科的医师和护士,以及从事呼吸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科技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呼吸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368/R

邮发代号: 18-12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河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呼吸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呼吸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36X
  • 国内刊号:13-136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河北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呼吸杂志2007年第2期文章
  • 经支气管腔内超声的临床运用

    经支气管腔内超声(endobronchialultrasonograghy,EBUS)是将微型超声探头经支气管镜的操作通道送入气管-支气管腔,通过对病变部位的超声扫描,获得管壁、管周结构的超声图像,从而提高诊断效率的方法.研究表明EBUS有助于鉴别管壁内病变的良恶性,可以准确判断早期中央性肺癌的侵犯深度以指导支气管内治疗,显著提高肺癌N、T分期的准确性,并改善支气管镜对纵隔、肺周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

    作者:尚安东;王雪芬 刊期: 2007- 02

  •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与呼吸机所致肺损伤

    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lunginjury,VILI)是机械通气过程中的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促使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因素.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acrophageinflammatoryprotein,MIP)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的趋化性细胞因子,其在VILI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献报道越来越多.本文就其分子结构、细胞来源、生物学活性、......

    作者:张新日;姜宏英;徐永健;杜永成 刊期: 2007- 02

  • 重叠综合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也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常见病.故COPD与SAHS合并存在者即重叠综合征患者的概率相当高.COPD患者睡眠时显著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发生于快动眼睡眠期.重叠综合征患者较单纯SAHS或COPD患者有更为严重的睡眠有关的低氧血症,表现出更为严重的肺功能损害和肺动脉高压.因此,重叠......

    作者:杨秀云;周建英 刊期: 2007- 02

  • 肺栓塞溶栓治疗中血管内皮细胞的靶向作用研究进展

    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在住院及长期卧床患者中常常发生.当前,溶解血栓治疗被认为是一种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常常引起严重的出血并发症以至威胁生命.研究发现,一些特殊的新型肺血管内皮细胞抗体与溶栓药物相结合,能在溶栓治疗中提高溶栓的效率并减少出血的发生,以下即对肺栓塞溶栓治疗中内皮细胞的靶向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军;王良兴 刊期: 2007- 02

  • 肺泡上皮蛋白清除机制的研究进展

    蛋白的跨肺泡上皮屏障转运在肺水肿液的清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认为蛋白转运主要经两个途径:在低浓度时(白蛋白浓度<5g/L),蛋白转运主要是跨肺泡上皮细胞内吞途径;在高浓度时(白蛋白浓度>50g/L),蛋白转运主要是经上皮细胞侧面扩散途径.另外,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分解机制可能在不溶性蛋白的清除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连;邱海波 刊期: 2007- 02

  • 呼吸生理学参数对于呼吸机撤离预测的研究新进展

    目前,机械通气已成为危重病治疗的必要手段,而及时撤机可以避免因机械通气过久所造成的并发症和对呼吸机的依赖.长期以来延迟撤机和过早撤机现象均相当普遍.单点、瞬时呼吸生理学的相关参数层出不穷,但是准确性均较差,不能准确的指导撤机.复合参数研究,提供了相对准确的预计能力,但是特异性相对不足;而且测量复杂,不值得进一步推广.自动管道补偿是新近发展的预测撤机技术,初步研究表明:在ATC辅助下的自主呼吸试验具......

    作者:刘阳;魏路清 刊期: 2007- 02

  • GSK-3:一个在信号转导中的关键酶

    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其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参与多种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在胚胎发育、细胞分化、肿瘤形成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至少发现了Wnt及NK-κB这两条与肿瘤密切相关的转导通路与该酶联系紧密.已有实验证实,通过对GSK-3的调节,可以促进肿瘤生长或者凋亡.因此,对GSK-3的深入研究,可为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阐明及肿瘤的治疗产生重要作用.......

    作者:张开基;李万成 刊期: 2007- 02

  • T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它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似乎都参与了炎症过程,然而,哪种细胞在此发生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仍不清楚.近年来T细胞及其亚群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黄春萍;施焕中 刊期: 2007- 02

  • 细胞黏附分子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细胞黏附分子(CAM)具有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之间黏附及相互作用的功能.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CP)的形成中,CAM通过影响慢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而发挥作用,是CCP的另一发病机制.抗细胞黏附分子治疗为CCP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贺仁忠;杨渝浩;董德琼 刊期: 2007- 02

  • N-乙酰半胱氨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发展的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有初步的研究表明N-乙酰半胱氨酸(NAC)能预防气道的炎症,减轻COPD患者的症状,延缓病情的发展,本文对其作用机制作一探讨.......

    作者:史玉凤;刘进 刊期: 200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