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创刊,中华医学会、河北医科大学主办。本刊原名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系医学科技期刊,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办刊宗旨: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报道内容:介绍国内、外呼吸疾病的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主要栏目:诊治指南、专家述评、专家共识、专家笔谈、论著、综述、继续教育、呼吸介入、研究报道、专题讲座、临床经验、病例分析、病例报告、病例讨论、呼吸读片等。读者对象:呼吸科、急诊科、ICU、小儿科、老年科、胸外科、微创治疗中心、睡眠中心、变态反应科的医师和护士,以及从事呼吸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科技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呼吸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368/R
邮发代号: 18-12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河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呼吸杂志
- 主管单位: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36X
- 国内刊号:13-136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期刊荣誉:河北省优秀期刊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1981年创刊,中华医学会、河北医科大学主办。本刊原名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系医学科技期刊,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办刊宗旨: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报道内容:介绍国内、外呼吸疾病的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主要栏目:诊治指南、专家述评、专家共识、专家笔谈、论著、综述、继续教育、呼吸介入、研究报道、专题讲座、临床经验、病例分析、病例报告、病例讨论、呼吸读片等。读者对象:呼吸科、急诊科、ICU、小儿科、老年科、胸外科、微创治疗中心、睡眠中心、变态反应科的医师和护士,以及从事呼吸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科技工作者。
文稿 应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语言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术语规范。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投稿后一般不宜变更;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应注于文题页左下方。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设计、组织研究计划实施或参与资料分析、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能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不宜作为作者,但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可在志谢中列出。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书面证明。
摘要 论著、综述需附中、英文摘要,论著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或观察到的主要现象)及结论四部分。综述需附信息性摘要。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的每个字母均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含科室)、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其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
关键词 论著性文章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医学名词 以1989年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称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7年版《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图表 每幅图表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号。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文字等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和全称。本刊采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应为5∶7左右。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标在另纸图形轮廓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所有图(表)需在正文的相应位置标出“见图(表)×”字样。
计量单位 执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述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1,329.476,52”应写成“1309.476 52”,只有4位时不空格。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50.2%±0.6%不要写成 50.2±0.6%。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
统计学符号 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统计研究设计 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四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 用`x±s表示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及计量单位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并标明坐标轴名称和计量单位;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 当P<0.05或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别;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4.68,F=6.79),应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8);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还应给出95%置信区间。
缩略语 摘要中尽量不用,正文中出现5次以上时才用。用时于首次出现处(摘要、正文均需要)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汉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参考文献 按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列出并编顺序号。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时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的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汉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必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与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获基金资助及获奖稿件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作者单位之前,如基金项目:×××(基金编号×××),并附相应基金资助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相关费用 稿件确认刊登后需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光盘版、网络版稿酬),赠当期杂志2册。
国际呼吸杂志影响因子
国际呼吸杂志发文量
国际呼吸杂志总被引频次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roteinE,ApoE)基因多态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opneasyndrome,OSAH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仪确诊的84例无亲缘关系的OSAHS患者(OSAHS组)和排除OSAHS的106位正常人群(正常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两组ApoE基因多态性的基因......
作者:盛艳;余勤 刊期: 2008- 11
-
COPD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进展
COPD持续性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点,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目前COPD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以其症状改善明显、并发症少等优点,为COPD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包括支气管镜单向阀、聚合物肺减容术、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弹簧圈肺减容术、气道旁路支架术和去神经治疗.本文从这6种技术的原理、机制、临床试验、并发症方面综述COPD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进展......
作者:高燕;卢中山;高兴林;谢军平 刊期: 2017- 21
-
白细胞介素23与呼吸系统疾病
IL-23是2000年发现的一种新的免疫调节因子,是IL-12家族的新成员.其主要的效应是刺激植物凝血素(phytohemagglutinin,PHA)激活的T细胞及记忆性T细胞增殖和产生IFN-γ.IL-23是一种维持慢性炎症和抵抗胞内细菌感染的重要的促炎因子,其与多种肺部疾病的免疫及疾病的形成有关如:肺结核、肺炎克雷白杆菌性肺炎、百日咳等感染性疾病及肺部纤维化;此外还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
作者:牛黎明;董德琼;杨渝浩 刊期: 2006- 04
-
Toll样受体、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Toll样受体(TLR)是机体识别环境中各种微生物的主要受体,是介导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病是环境和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TLR与哮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Th1/Th2理论并不能充分阐明哮喘的发病机制.随着对哮喘的深入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凸现其冰山一角.本文就近年来对TLR、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倩;殷凯生 刊期: 2007- 11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的治疗必须依据循证医学的研究证据,作者就COPD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查询了国际Cochrane协作网Cochrane图书馆中的系统评估(SR)资料库(2006年第3期),并将结果进行汇总.......
作者:金晓燕;蔡映云 刊期: 2007- 24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因素和死亡预测因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人类的主要慢性疾病和死亡病因,目前已上升为人类致死病因的第四位.据预测在未来10年中COPD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将进一步增高.近年来,许多有关的预后和死亡预测因子的众多指标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由于不同研究者所采取的研究方式和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以下即对各观点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朱裴钦;罗勇;徐卫国 刊期: 2007- 04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呼吸内镜分会
......
作者: 刊期: 2015- 22
-
诱骗受体3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
诱骗受体3(decoyreceptor3,DcR3,又称TR6)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成员,可与Fas,HVEM和DR3竞争结合其相应配体FasL、LIGHT及TLIA,具有阻断细胞凋亡和免疫调节等作用,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移植排斥等密切相关,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吴春风;马忠森 刊期: 2008- 01
-
调节性T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尤以机体Th2型免疫反应为主要表现,而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Th2型反应的功能.通过对哮喘患者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进行干预,来达到对哮喘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已成为且前哮喘领域研究的热点.......
作者:张敏;吴祖群;王凯 刊期: 2011- 19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致肾脏损伤的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可导致肾脏损伤.OSAHS对肾脏的影响可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球超滤过、蛋白尿,夜尿增多、尿电解质排泄增多,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多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多.组织学改变可表现为肾小球肥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延缓OSAHS的肾脏损......
作者:林雪娇;康健 刊期: 2011- 13
动态资讯More >
- 1 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
- 2 姜黄素抗人肺腺癌A549/DDP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 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氧化应激及其在阻塞性呼吸暂停患者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 4 PI3K-mTOR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5 CYP2A6基因多态性及其活性对吸烟行为及戒烟的影响
- 6 哮喘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GATA3及调节因子PIM2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 7 核因子-κB与肺脏疾病
-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人体组成
- 9 1例Good综合征患者免疫状态研究
-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病程肺功能动态改变特点和机制的研究
- 11 细胞因子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 12 支气管哮喘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 13 1,25-二羟维生素D3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与机制
- 14 无机粉尘暴露下建筑工人患COPD的死亡率升高
- 15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外周血IL-6影响的Meta分析
- 16 肺鳞癌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 17 尾加压素-Ⅱ与肺
- 18 30秒坐立试验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 19 Kartagener综合征一例
- 20 肺癌免疫治疗新进展